天天消息!钩沉 | 小城奇遇 画马结缘

2023-06-08 14:09:35 来源: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第299期 副刊

1990年,刘勃舒参观周殿平北京个展并题字


(资料图片)

在追求画马艺术的道路上,有很多令我难忘的时光,尤其是我有幸拜见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并一起创作了巨幅奔马图,弥足珍贵,终生难忘。

那是2002年的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拟选一位画马名家为大学会议大厅绘制20米巨幅“志在边疆”百骏图,在众多画马艺术家中,我有幸被选定来完成此次任务。历时一个月终于绘制成功,当时的大学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作品,一致要求廖静文先生题写画款。我们择日去了徐悲鸿纪念馆并拜见了廖先生。当展开画卷时,廖先生非常惊喜,并赞叹此画的气势及布局,还表扬了我的画有时代感、有创作新意,能看到我们生活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人们满怀豪情地奔向未来的饱满情怀,并欣然题写“万马奔腾”,这令人激动的时刻,也让我铭记至今。

作为一位画马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我有幸结识了刘勃舒先生,这亦是我艺术之路上的重要转折点。1984年的一个午后,电影散场,人群中的一个身影让我心中一动,眼前这位可是大画家刘勃舒?回想在纪录片《徐悲鸿和他的画》中看到的刘勃舒作画的镜头,我鼓起勇气上前向同行人打听,正巧被刘勃舒听到。他非常惊讶,在山东莱阳这个小县城,竟然还会有年轻人认得自己,得知我是通过影片中的镜头认出他的,刘勃舒惊喜不已,夸我眼力好,还询问我是否喜欢绘画。慌乱又欣喜的我赶忙骑自行车回家拿了几幅画请他指点,刘勃舒对我的作品表示赏识,还慷慨拿出得意之作《奔马图》赠予我,亲手题词:殿平同志留念。就这样,我和老师相识了。

一年后,经刘勃舒推荐,我如愿赴京,来到中国画研究院跟随老师系统学习画马。老师对我讲:“马是有灵气的,喜怒哀乐都应当从神态中得到表现,比方说马欢欣的时候,它的耳朵不是都朝前,而是一个朝前,一个向外。”他常教导我要注重写生,提炼奔马的神采及结构变化,“当马在奔跑时,飞扬的四蹄要随着身体的动态而动”,老师的教诲至今依然让我难能忘怀。那时的我吃住在画院,时常在老师的画室,一待就是一天,老师见我虔诚求学,特意送我新出版的《徐悲鸿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嘱咐我认真研读学习。

刘老师对我的照顾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日饭后,他在画院弹钢琴,告诉我:“这是德彪西的印象派”,优雅的神情里带着自信与风发。还有一次,老师邀我去王府井家里一聚,晚上又同老师一起骑自行车到北京音乐厅,欣赏中央音乐学院鲍惠荞老师的个人音乐会。不仅是艺文的陶冶,还有生活中的关怀。在我眼中,刘勃舒与一般的画家很不一样,他对金钱不追求,对艺术很在意,提供给我最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先后引荐我接受李可染、黄胄等前辈的指导,在1990年我的首次北京个展时,他亲临现场,还邀请了一客车的画家朋友前来捧场。作为跟随刘老师专习画马的学生,我感到幸运无比。

在刘老师的关爱及鼓励下,我专攻画马,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在家乡普及文化事业,这都得益于老师的无私培养。

2021 年夏天,几经辗转,我终于再次见到了刘勃舒先生。我把这些年的画作拿给刘老师看,还最后一次听到了老师的琴声,瘦瘦的身体,无穷的力量,那般清越、那般投入。■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悲鸿画院国画院副院长)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马子雷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3年出版46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