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古镇水波漾时空交错今古情

2023-09-08 09:55:55 来源:山西晚报


(资料图)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在北方的城市中,倘若城中有河流淌过,两岸蝉鸣鸟脆,冠之以“北方威尼斯”亦不为过。作为国家低碳新城试点区、山西新型城市示范区,泽州县城的容貌正以惊人的速度嬗变。  一座有山有水、空气湿润的时代新城正拔地而起,感受完科技赋予的当代强国下的城镇风土人情后,驱车几十公里,来到大阳古镇,便是另一番风味。  在古镇中徜徉,一幕幕尘封在中国历史中的普通百姓起居生活史油然在脑海中浮现。老街老巷,记录着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风云人物;古村古堡,默默守护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一针一线,讲述着时代浪潮中走南闯北异乡客的悲欢情仇……  泽州,给我们带来了宛若在时空中穿梭的美感。  名片1 丹河新城丹河,晋城人民的母亲河。她在静静划过的时光里,养育着周边智慧的人们,从一片荒芜到“新城初成”,带着生态绿色发展的使命,向人们讲述着她与当地人独特的故事……   半是山水城市风 半是东方秀美卷凤栖湖畔,青山秀水打底,鲜花实景点缀,谁能想到,它的前身是荒山一座?张开臂膀,微风拂过,空气中满是鲜甜的气息。“2019年前这里都是荒山,水域面积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丹河集团宣传部工作人员邢达廷介绍,“丹河新城一共三个区,包括空港新区、柳泉新区和金村新区,面积共计52.5平方公里,金村新区就占到了42.5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国家低碳新城试点区、山西新型城市示范区、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承载地。脚下的这片土地是金村核心起步区。这里原本是金村镇的7个行政村,共计7000多户,当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部拆迁完成。别看是人工修筑,但是整个凤栖湖却是活水,近4年的建设,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凤栖湖八景,尤其网红打卡地鱼鳞坝,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丹河新城建设尊重自然形态,实现了“山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城共生共存共融。规划城市公园共13处,在起步区任何一个地方,5分钟可达街头绿地,10分钟可达公园,15分钟可达湿地岸边,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目标。“我是土生土长的晋城人,每天都要和老伴在湿地公园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俩都退休了,没啥事儿做,这边的环境很好,空气很清新,孩子们回来我也会带他们过来转转。”市民郭老太太说,脸上满是惬意的笑容。  理念决定视野,规划决定水平。在丹河新城的总体规划图中可以看到,以“丹河之链,水上明珠,文脉串联”为构想,丹河新城从一张平面的规划图中走了出来,又在丹河两岸的美景中融了进去。“一脊一轴、三城、四廊”是其发展主线。“一脊”为丹河发展脊,围绕丹河打造总部经济岛、商务商业港、枢纽商务区、创智高地、水北村古街等特色功能区;“一轴”为综合服务轴,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金村大道为依托,串联政务中心、大学共享中心、双创门户,形成综合服务轴带;“三城”包括金村新区、柳泉新区和空港新区;“四廊”即四条生态廊道,围绕丹河放射形成景观系统,道路绿带联系周边湿地,串联各个功能组团,丰富市民休闲娱乐场所。  一半东方秀美画卷,一半山水城市新风。站在湖边,高楼林立将视野拉到了远方。精雕细琢一座城,这座现代化的新城气息与充满风情的文创地标碰撞,融合着都市的快节奏和文化的慢生活。“2019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丹河新城全面开工建设。远处那栋黄色的双子星样楼是新引进的五星级洲际酒店VOCO,预计10月底装修完成,明年1月1日开始营业;旁边在建的体育场也即将竣工投入使用;旁边是县级和市级的团购房住宅区,周边还有配套的学校。”邢达廷说。他指尖的方向,是新城发展的新貌。  缓缓驶过丹河新城宽阔的街道,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紧张有序、如火如荼,一处处地标性的文旅场所,用最直白的方式诉说着新城的变化,看不尽的新城新貌,说不完的新城故事。  名片2 泽州铁艺晋城,古称泽州及泽州府,被誉为“煤铁之乡”,自古就是煤铁的重要产地。泽州铁器,曾畅销全国,如今更是将一把黑壶做到了极致,做成了艺术。  小小铁艺传承久 讲述时代文化以前,泽州每户人家都有一把老铁壶,常年放在灶台上煮水,时间久了,壶面形成自然的保护膜,看上去油黑发亮、古色古香。一把泽州铁壶,总在不经意间带给人“返璞归真”的感觉。茶道的宁静沉稳与泽州铁壶结合,给人一种古朴淡定的享受。同山西众多特色产品一样,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讲述者。“晋城是煤铁之乡,有优质的煤,咱们这边的煤大部分是无烟煤;同时晋城又有丰富的铁矿,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千百年来传下来的炼铁技术,泽州铁艺采用传统的‘失蜡法’铸造,历经60多道工序,耗时约45天,几乎全部依靠手工完成。”晋战平介绍说。  晋战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晋城人,是泽州铁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从事泽州铁货制作技艺15年,于2016年10月成立工作室,如今已培养徒弟二十多人。  走进晋韵堂,立即被里面的一件件工艺品深深吸引,仿佛行走在历史的长河间,触碰千年流传的铁艺制品,享受难得的静雅。借器物传承的灵光,追溯生命本源的纯真质朴,这份匠心,世间罕有,弥足珍贵。  泽州铁艺在之前更多以生活用品、农具和兵器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老铁壶、铁锅、铁勺等一系列铁制厨具不再被人们需要,逐渐被工艺品代替。对于晋战平来说,他对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如痴如醉,多年如一日地钻研和坚持,现在的铁艺更多的是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的艺术品。“晋韵堂的每把铁壶都要经过850℃的高温、两遍退火。这里的每个蜡模仅使用一次,因此每件艺术品都是唯一的。根据甲方的素材,我们进行绘画,需要用油泥做形状,根据图案进行雕刻,经过68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毕。由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传承意义,销往一线城市居多。”晋韵堂工作人员司凯凯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种独特的古法制壶工艺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请国家老字号称号。  名片3 大阳古镇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同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  梦回古镇访千年情 “村晚”聚起烟火气暮色降临,白日的烦躁逐渐褪去。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韵古味。“这座起源于小庙巷的大阳古镇,拥有2600多年历史。整座古镇呈现鱼骨状排列,东西一条主轴,南北延伸了72条巷子。巷子里面是民居,主轴两侧是店铺,两侧有很多公共文化建筑。这些民居包括官宅、商宅和大量的文保单位、寺庙和楼阁,共同构成了大阳古镇的框架。”大阳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鹏鹏介绍。  走进裴家巷,仿佛看到了历史对文化的厚爱。裴家十八院的每一处设计都展示着文化的积淀,门前的牌楼以圆角设计,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狮子滚绣球的石雕,寓意日子越过越好,大抵是每一代人亘古不变的向好期许。“这些牌楼都是后人恢复的,寓意着我们这一代人对文化的敬畏,同时也是我们大阳人对家乡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李鹏鹏说。  沿着石头路一路行去,经过的每一座建筑各有特色、各有故事。“面前的这座建筑,曾是北宋的庙宇,现在是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大阳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颜文红说道。还未等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去细看,就听得耳边传来一声声的叫卖声,“头号针能纳千层底,二号针能缝万件衣。三号四号老常用,针线活儿不可离。五号钢针虽然小,大家小户离不了……”偱声而去,小巷尽头出现一个肩挑卖针箱子、身穿藏青色长袍、头戴瓜皮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的老人,一边唱着《卖针歌》,一边踩着碎步不紧不慢地从巷子深处走来。  老人是当地“李记针店”有名的李连武。攀谈之后,山西晚报记者受邀来到李记针店。“大阳作为九州针都,以前整个村的人都做针,做好的针需要有人拿出去卖,于是就需要卖针这么一个行业,就像现在的市场销售。这些卖针人,挑着担子唱着《卖针歌》走街串巷,把针甚至卖到了东亚。”李连武一脸自豪地讲着。  说起《卖针歌》,李连武说:“别看我现在年纪大,这个歌可不是说唱就唱的,要是不穿上这套行头,我可是绝不开口唱。”  许是被老一代匠人的执着感动,带着不一样的情愫走出门,刚转身,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声苍老却高亢的声音:“古阳阿县老针店,大街朝东有门面。油漆柜台金字匾,招牌挂在门外边。要问谁家钢针好,李记针行错不了。”一曲唱罢,老人信手一甩,一排明晃晃的钢针齐刷刷地扎在了木板上,卖针老歌婉转悠扬,甩针动作迅捷娴熟……  不经意间,山西晚报记者走到一座城楼前,红色大字“大阳欢迎你”引人注目。一打听,原来城楼的上空是打铁花的地方。那记忆中火红的铁花在夜空中绽放,热闹着这一方百姓,渲染不一样的情怀。  通红的铁水在空中化作漫天繁星,满天银花五彩缤纷,光焰斑斓,那便是最为别致的烟花。  跟着人潮涌动,记者到了大阳镇东街。在这里,场地、服装、灯光、音响、道具、标语、舞台背景、LED显示屏,一应俱全。原来,这就是令当地人无限崇尚的“村晚现场”。晚会自2016年启动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8年,晚会坚持以“群众唱、群众跳、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为宗旨,每年历时两个月,参演人数2000余人次,观众累计达8万人次。每到周五、周六晚上,准时上演。节目种类有舞蹈、小品、表演唱、情景剧、独唱、上党梆子、器乐演奏等。  “今天表演节目的有我家两个儿媳妇,还有我亲家。”人群中,一名老太太自豪地逢人就“宣传”,她的话音将音乐声都比了下去,“你们不是本地人吧?我告诉你,你运气好呀,我们这儿的晚会可热闹呢。”老人说,除了镇区内的群众外,周边村镇的不少人也跑过来凑热闹,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经过8年的努力,晚会已经成为泽州县群众文化生活中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是大阳镇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起了全镇人民群众参与古镇文旅的磅礴合力。  夜幕下,古色古香的大阳古镇若隐若现,之前看到的听到的,在脑海中慢慢凝聚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星空下,你仿佛已置身在那个年代,那个生活场景中,听走南闯北的异乡客带着不同的口音,说着最开心的话题……

山西晚报记者 赵德伟  01、07-09 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寇宁 摄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