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法医秦明:“法医秦明除了法医二字,一文不值”

2023-08-26 10:32:23 来源:观察者网

“普通人听说我是法医不愿意和我握手,不愿意和我同桌吃饭,在那个年代一听说你是法医往往接着就会向你投来歧视或者避讳的目光”——法医作为一个对于大众来说神秘而又在刑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职业,近年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资料图片)

作为一名基层法医,秦明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在媒体平台写作法医行业的故事,《法医秦明》系列的IP也被以小说、影视剧等各种形式为人们所知。在这个过程中,这名“非常普通的著名法医”有着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法医秦明”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已经从一线法医转型成为畅销作家了吗?最近,秦明接受了观察者网的专访。

【采访/观察者网 戴苏越】

观察者网:秦明老师您好,因为《法医秦明》这个IP的系列小说和网剧,您可能算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法医了。

秦明:真不能这么说,在这个行业内我只算得上是个“三流法医”,有人说我在谦虚,我还真不是谦虚,说我是三流法医我觉得可能还是往我脸上贴金了。我们中国法医界的专业大佬在全世界绝对是顶尖的,比方说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解剖并发现了重要医学依据的就是咱们刘良、周亦武老师的团队。还有很多法医同行在基层踏踏实实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我顶多算是实战界的一名普通法医,力所能及做一点我们这个行业的“宣传喉舌”工作,“喉舌”嘛,总是更容易被人听见一些。

观察者网:您最初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走上了写作《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发挥“宣传喉舌”的作用呢?是不是想要让法医这个职业“破圈”?

秦明:如果说我一开始就有什么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吹牛了。实际我最开始写作,就是因为委屈。

我觉得法医是挺神圣的职业,然而以前在现实中我们却总是被歧视——普通人听说我是法医不愿意和我握手,不愿意和我同桌吃饭,在那个年代一听说你是法医往往接着就会向你投来歧视或者避讳的目光。

不仅是外边的人,就是咱们公安行内的人,有的也会觉得他们破完案、人已经逮住了,法医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的工作不被看见,还要被大众歧视、低看一眼,我觉得很委屈,凭什么,肯定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我想那我就写故事吧,把我们的工作如实客观地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吧——法医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业,它的精神内涵是什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通过这些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法医工作,自然也会理解和尊重我们。这是我的初衷,为了排解自己的职业的委屈。

但是后来,随着我的读者越来越多,我写作的目的也渐渐有了变化。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对社会起到一些警示和震慑作用,“让善良的人提高警惕,让怀恶的人放下屠刀”。当然,后来我的经历让我的心态又发生了变化。

《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的广泛传播让基层法医秦明成为了知名度很高的法医

观察者网:是什么样的经历?

秦明:我经历了网暴。在那次的经历中,大众由于对案件中一个具体的法医学名词的陌生,再加上被别有用心的势力煽动的对立情绪利用,我在蓄意编造的谣言中变成了“涉黑”“帮凶”,连我的家人也被诅咒了。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当时虽然我做了一些抗争,后来发现面对网暴,一旦负面的情绪形成,个人的抗争和澄清没有什么作用。我原来觉得通过一个个案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认知,改变他们的想法,后来我发现那些基础的问题如果不是预先就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常识”,在个案中人们第一时间就被带节奏先入为主,情绪上来了,“站队”完成了,再要通过具体的科普改变他们的观点实在是太难了。

观察者网:这样的转变是怎样体现在您的工作中的?

秦明:首先是我不会在自媒体平台再和别人“对线”了。另外我会在我的书里植入一些和网络暴力有关的内容,也就是我一直说的信息时代的“三不”原则:不先入为主、不以己度人,不偏听偏信。要做到这些还是得先把法医知识和法律知识提前普及到位,也就提升了谣言的免疫力。

比如刚才说的那个案子,如果之前大家在我的书里看到过涉及这个法医学名词的案例,再有人就鉴定结果混淆视听,大家很快就能抓住重点予以甄别。

观察者网:从现在的舆论环境看,大部分的人已经消除了以前对法医的那种歧视和误解,相信也有不少年轻人看了《法医秦明》后也开始崇拜和渴望成为一名法医。

秦明:大众对于法医态度的变化,我的书只是贡献了很渺小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港剧、美剧、内地国产剧和很多媒体朋友都在为我们发声,包括最近我参加的芒果TV的综艺《初入职场·法医季2》。我199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25年,能够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变化,现在全社会都非常尊重法医这个职业,越来越多的人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禁锢。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我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很多孩子会给我留言说“我想做法医,该怎么说服我的爸爸妈妈”,现在变成了很多孩子问我“我想做法医,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现在应该注重哪方面素质的培养?”这种变化让我十分欣慰。还有在签售会上,会有读者专门对我说:“老师,我能和你握个手吗?”

观察者网:那对于这些有志于从事法医职业的孩子,您有什么实用的建议吗?

秦明:一句话,需谨慎。虽然很多孩子通过小说和电视剧觉得这份职业“很酷”,但法医终归是非常艰苦的工作,而大量的日常工作并不是像小说那样处处都有激动人心的“闪光点”,这种落差也许会让你很难找到“成就感”。所以很多人入行之后会觉得和之前看到的不一样,因为艺术永远是高于生活的。

网剧《法医秦明》剧照

此外,法医这个职业虽然小众,但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现阶段我国的犯罪率已经大幅下降,命案的案发率大概只有我刚参加工作时的1/6-1/7左右,而我刚工作的时候,全国一年的法医毕业生是300人,只有9所院校有法医专业,现在开设法医专业的高校就有30多所,而法医在公安系统里只是一个级别很低、数量很小的团体,现在很多的法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非常困难。

观察者网: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最让您印象深刻的尸检经历是什么?

秦明:没有“最”,我接触的每一个非正常死亡的死者背后都是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我能讲这么多故事写在《法医秦明》这个系列的书里,目前《法医秦明》已经收录了100多个故事,这背后是100多个刻骨铭心的“意难平”。如果非要挑一个,我想我会想起我第一次解剖,因为那次的对象是我的小学同学。一方面这个经历给我的冲击非常大,另一方面也给我立下了一定要当一个好法医的志向。

虽然我写了很多法医题材的小说,但我从来没有当一个作家的志向,我的理想始终都是做一个守则的法医。所以即使面临很多诱惑,比如说辞职去审核剧本,去做公司、当编剧,虽然收入都比现在高,我都没有去选择。昨天还有人打电话问我:“听说你辞职了?”我回复他们经常会说:“法医秦明除了法医二字,一文不值”。

其实在我的书中提到的一个案子,我觉得也是给我很深印象的。作为警察需要纪律性强,不能够让在描写中泄露家属的隐私,让大家和现实中的案件对号入座,所以这里引用书中的故事比较合适,也来源于我的真实经历。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